媒体报道
当前位置: 学校首页>>媒体报道>>正文

河南日报专版刊登我校党委书记崔世忠 校长王宗敏署名文章 描绘学校未来发展愿景
2018-01-15 毕明理  审核人:   (浏览:)

发挥行业特色大学优势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为谱写河南高等教育新篇章而不懈奋斗

崔世忠 王宗敏

党的十九大在政治上、理论上、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大政方针,就推进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制定了战略部署,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作为行业特色大学,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必须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要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同落实省第十次党代会要求结合起来,同解决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结合起来,要进一步发挥学科特色优势,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及竞争力,打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牌”,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在新的起点上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添柴加薪。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我省高等教育面临新挑战

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2017年12月20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发展经济。中共河南省委十届四次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新时代河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意见》(下称《意见》)更明确提出要“持续打好‘四张牌’,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省委书记谢伏瞻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研讨班暨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党的十九大精神轮训班讲话重点指出:全省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主攻方向就是以发展优势产业为主导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当前,美国大力推进“再工业化”、德国着力实施“工业4.0战略”、我国推出“中国制造2025”,均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经济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的例证。鉴于此,这“四张牌”中的第一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牌”打的如何,就关乎我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败,关系到我省现代化经济体系能否顺利建立。

当前,河南省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仍旧存在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产业层次偏低、环境污染严重、质量效益不高等突出问题。通过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新旧发展动力转换,非常紧迫、刻不容缓。对此,省委十届四次全会通过的《意见》指出,要“以重点产业转型突破引领带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重点产业转型突破”和“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均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撑和创新的科技支撑,这就对我省高等教育下一步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具体的任务。这就要求我省高校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重视改革的系统设计和整体安排,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以改革推动发展,以改革提高质量,以改革增强活力,不断消除制约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全省高等教育总规模187.4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38.80%。全省研究生培养单位27处;普通高等学校134所。高等教育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面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和经济体系现代化建设的需求,我省高等教育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凸显,主要表现在培养理论型、学术型人才的学校比较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学校比较少;贪大求全、综合性发展的学校比较多,引领行业创新,学科特色突出的学校比较少,学校同质化的现象比较严重。在此背景下,对促进特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两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的行业特色型大学的作用发挥就显得至关重要。

二、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办学定位更加明确,行业特色型大学迎来新机遇

1950年召开的全国高等教育会议提出:“高等学校实行适当的专门化。”据此,以行业为依托、围绕行业需求,建立起大批行业性的大学或学院。这些院校大多隶属于国家行业部委,行业背景显著、学科特色突出。河南省内此类院校就有郑州工业大学(原隶属于化工部,后合并组建新的郑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原隶属于机械工业部)、河南理工大学(原隶属于煤炭工业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原隶属于水利部)、郑州轻工业学院(原隶属于轻工业部)、www.bet365.com.cn(原隶属于纺织工业部)、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原隶属于航空工业部)等。这类大学在上世纪末整体划归河南省管理。

(一)行业特色型大学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行业特色型大学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建立和发展的一类大学,具有显著的行业背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相对集中的学科分布等独特办学特征。行业特色型大学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过卓越的贡献:第一个五年计划156项重点建设项目能如期完成,第一批行业特色型院校的人才输送功不可没;“两弹一星”的实现,除了留学归国专家外,大部分专门人才也是行业特色性院校所培养;上世纪60年代的“三线建设”,绝大部分人毕业于行业特色型院校。行业特色型大学历来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在高等教育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大批行业特色型大学划归河南省管理后,构成了河南省高等教育的主力方阵,为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美英德三所行业特色型大学通过校地协同实现共赢发展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是促进地方转型发展和行业升级改造的典范。卡内基梅隆大学所在的匹兹堡市因钢铁而兴,并闻名于世。卡内基梅隆大学十分注重与当地实体产业的密切合作,通过拓展研究领域,进军新兴产业,引领产业发展,推动当地就业,成为推动匹兹堡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

1965年才创办的沃里克大学,近年始终处于英国10所最佳大学之列,走出了短时间跻身一流大学的成功之路。沃里克大学在创建初期就确定了“既满足时代需求,又以学科发展为中心”的办学理念。“适应时代需要”就是适应考文垂地区工商业发展的需要;“以学科为中心”就是在发展优势学科的基础上推动产业发展。近年来,沃里克大学设立英国汽车创新中心,与政府合作致力于提供清洁高效的交通动力系统,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从建校之初的一所综合技术学校发展成为蜚声国际的世界顶尖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被誉为德国大学的标志,是“柴油机之父”狄塞尔、“制冷机之父”林德和“流体力学之父”普朗特等世界著名科学家的母校。在100多年的办学历史中,慕尼黑工业大学始终瞄准德国产业发展的前沿,致力于产学研协同合作,在推动德国制造成为世界一流的过程中,也铸就了自身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辉煌。

(三)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新时代河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我省行业特色型大学新的方向定位

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办学应当瞄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大方向,特别是为“重点产业转型突破”和“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提供专业人才支撑和科技创新支撑。行业特色型大学应当综合考虑我省产业发展实际、自然资源实际、历史人文实际,深入研究行业发展特点、产业布局特征和技术发展方向,依托本校行业背景、学科特色和科研能力,找准自身在服务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着眼点和立足点,让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我省相关行业产业的转型突破和优化升级需求相一致,实现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和行业需求、产业发展的高度契合。我省的行业特色型大学要积极参与解决行业发展和产业升级中遇到的关键技术难题,搭建行业和地方协同创新平台,使企业产出高水平产品,学校展示高学科水平,政府收获高社会效益,实现行业、学校和政府三方共赢。

三、加强协同创新,深化产教融合,行业特色型大学发展走出新路子

河南是纺织服装业大省,郑州市曾是著名的纺织城。近年来,河南纺织服装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涌现出一批旗舰企业和名牌产品。我省现有的180个产业集聚区中,近三分之一以纺织为主导产业。2016年,河南省纺织服装产业总产值达3600亿元,约占河南省GDP的10%。但与纺织服装产业总产值超万亿元,占全省GDP20%以上的江苏省、浙江省相比,河南省的纺织服装产业还存在高端化、智能化、融合化不够,科技创新能力不强,高附加值产品和知名企业不多等诸多不足。这些问题已经制约了纺织服装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作为纺织服装行业的特色大学,www.bet365.com.cn结合专业优势和学科特色,积极思考自身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中的作用,凝练出“一体两翼三条道路”的办学理念。“一体”是服务“河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这个根本;“两翼”是构筑“纺织服装”和“航空技术”两个特色学科牵引平台;“三条道路”就是通过走“特色发展之路”“协同创新之路”“交叉驱动之路”,推动相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添砖加瓦。

(一)特色发展之路

特色是高校的生命和灵魂,对行业特色型大学尤甚。www.bet365.com.cn遵循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特色办学、特色兴校、特色强校,将着力建好以“纺织服装”优势学科为牵引的主干学科群和以“航空技术”为牵引的新兴学科群,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为河南省相关行业和产业的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和活力。

“纺织服装新材料及高端装备”特色学科群获“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一期A类建设学科”立项建设,纺织高端装备“高效能棉纺精梳关键技术”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学校建设有河南省纺织服装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组建了纺织服装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已成为省内纺织服装及相关学科领域的人才培养基地、科技研发基地和企业孵化基地。下一步,www.bet365.com.cn“纺织服装”学科将根植河南纺织服装现有基础和产业优势,加强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全方位融入纺织服装全球产业价值链分工体系,推动河南省纺织服装产业再现辉煌。

www.bet365.com.cn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经过3年的申办,www.bet365.com.cn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宇航仪器制造大学合作创办的河南省第一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原彼得堡航空学院获得教育部批复,于2017年6月24日正式揭牌成立,徐济超副省长和张彦仲院士亲自为航空学院揭开“红盖头”。中原彼得堡航空学院以“国际化、高水平、有特色”为办学目标,依托俄方大学航空学科优势和www.bet365.com.cn工科优势,围绕服务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和中俄大飞机合作项目,培养精通俄语、具有系统航空专业知识、卓越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首届3个专业的学生已入校学习。未来,www.bet365.com.cn将积极推进“中原彼得堡航空智能仪器与复合材料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整体引进俄罗斯院士级科研团队,致力于将航空学院打造成为人才培养的平台、技术创新的平台和智力引进的平台。

(二)协同创新之路

行业特色型大学具有深厚的行业背景以及学科、技术、人才方面的行业综合优势,与行业企业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和广阔的合作空间。下一步,www.bet365.com.cn将深化产教融合、坚持协同创新,大力推进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行业)协同、校地协同、国际合作协同,努力形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社会服务四位一体全面提高的局面。一是根据产业发展需要,构建专业人才需求预测、预警系统,完善就业反馈和第三方评价机制,让专业设置和人才需求紧密对接。二是深化产教融合,大力推进企业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全面推广“双导师”制,聘请企业和行业人才担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校外导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三是充分利用行业背景优势,重点支持“河南省纺织服装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二期建设和八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启动中原彼得堡航空智能仪器与复合材料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在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究、行业前瞻性技术攻关、行业技术标准制定、行业发展战略等方面开展协同创新,引领行业科技进步。四是实行年轻博士教师赴企业挂职一年的制度,促进年轻教师结合产业发展和行业需求,凝练科研方向,开展有针对性的科技创新,进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五是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推动学生创新创业和科技创新企业孵化。2017年www.bet365.com.cn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郑州市新能源新材料创新创业综合体公共服务平台和首批河南省双创基地。www.bet365.com.cn众创空间被认定为省级众创空间。作为教育部认定的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7年12月14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结果》本科高校前300名名单,www.bet365.com.cn排全国第155位、河南第五位。

(三)交叉驱动之路

行业特色型大学必须瞄准产业优化升级和行业提升的综合需求,适应学科交叉深度发展趋势,走交叉驱动之路。面向未来,作为行业特色大学必须从明确交叉学科方向、汇聚交叉学科团队、加强交叉学科研究、培养交叉学科人才、构建交叉学科平台、理顺交叉学科内部机制六个方面制定政策,打破学科专业化壁垒,保障交叉学科创新优势的发挥,推动行业理论突破与技术创新,进而解决行业产业重大问题。同时,行业特色型大学还需要推动围绕本校本行业优势学科进行学科交叉重组,通过组建大团队、搭建大平台、产出大成果,培养出既有行业特色知识背景,又具有广泛领域创新视野的高层次人才。作为纺织服装行业特色型大学,www.bet365.com.cn一方面将在“先进纺织装备制造关键技术”“新型纺织材料与产品研发”“数字化纺织服装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等学科方向上推动学校已有学科交叉融合,整合出新的交叉学科增长点。另一方面,在人才培养上也要突出交叉融合思想。一是设立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平台,建立硕士研究生导师组制度,让不同学科背景的导师共同培养硕士研究生。二是通过跨院系选课、跨学科专业设置、辅修第二学位等手段拓展本科生交叉学科知识背景,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为我省纺织服装产业振兴和航空新兴产业发展储备技术和人才。

上一条:中国科学网、映象网报道:我校研发的毛衫用原液着色色纺产品惊艳2018中国国际纱线展
下一条:中国教育报、河南日报、科学网、大河网、映象网等媒体报道我校承办全国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研讨会
关闭窗口

校园风采

2号组团楼
中工大门
运动场
图书馆
体育馆
三号教学楼
鼎立中原
晨曦
湿地公园
海豚湾
樱花道
 

ICP备案号:豫ICP备05002450号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中原中路41号   邮编:450007   电话:0371-62506888

招生咨询电话:0371-67698700   传真:0371-62506095   校长信箱